【催眠治療】緊張時腹痛或患腸易激綜合症 港大研究發現催眠治療可持續性改善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06/10 14:13

最後更新: 2022/06/10 16:50

分享:

分享:

港大社會工作學學士課程總監吳兆文。(曾耀輝攝)

不少人緊張時或感到腹痛,事實上,情緒困擾和與壓力亦會反映在腸道健康之上,這可能是「腸易激綜合症」的徵狀。除藥物外,外地研究顯示,包括催眠治療等輔助性治療,對舒緩該症亦有不同程度效果。 

港大社會工作學學士課程總監吳兆文指,「腸易激綜合症」發病原因不明,或與腸胃疾病、先天腸胃敏感、長期受壓致精神緊張有關,會出現腸抽筋、腹痛、肚脹等症狀,本港亦有約7%港人患上此病。 

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於2017年引入催眠治療幫助控制腸易激症狀,冀為患者尋找輔助性兼根治性治療。臨床研究共招募144位年齡介乎18至60歲的患有腸易激綜合症人士,他們均有接受藥物治療,但情況仍未能改善。參加者將被隨機分配到實驗組及對照組,其中實驗組將接受融和式或傳統催眠治療,對照組則會接受資訊講座。 

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講師尹婉萍指,研究結果顯示,3個小組研究對象在徵狀上均有即時明顯改善。而3個月後,2組催眠治療小組亦有持續性效果,其中融和式催眠較傳統小組持續改善幅度較大,但對照組徵狀卻有反彈情況出現,比接受實驗前表現更差。 

今年50餘歲的Brian在中學時期已出現「腸易激綜合症」徵狀,受其困擾約30年,常因緊張而一天大解兩至三次,於重要日子如考試時情況尤甚,故他外出時,第一時間便是確認廁所位置。他亦曾多次求醫,但成效不彰。Brian其後偶然成為實驗者之一,在進行融和式催眠治療後,發現病因源於幼時對自己的不自信,讓並不喜愛讀書的他,成年後竟取得3個碩士學位,令其壓力極大。意識到原因後,Brain更樂意將業餘時間放在拓展興趣之上,接受治療後,至今6年已再無出現過腸易激徵狀。 

尹婉萍建議,如市民發現有類似徵狀,首先應向醫生求醫,確認是否為生理問題。當排除是生理疾病,而問題在服藥後仍無改善,則可嘗試尋求心理輔導介入,而催眠治療則是其中一種。 

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講師尹婉萍。(曾耀輝攝)

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:https://bit.ly/3xdMkJc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黃穎津